随着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的迅猛发展,教育信息化成了技术驱动教育变革下亟待探索的方向。未来学校将会朝向怎样的形势发展?未来教师需要怎样的能力和素质?近日,一场题为“未来学校如何生长”的研讨会吸引了长三角地区众多教育界学者、学校教师及相关从业人员参会,就教育信息化的未来趋势展开讨论。
活动现场,各位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研究工作,各抒己见,碰撞出思维的火花。首先发表观点的上海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陈家虎认为,教育要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。在未来的学校,第一,信息技术的发展,会引发新一轮教学内容的创新;第二,技术支撑教学创新。当技术作为工具融入教学过程,能够创新教学的空间,提供多样的资源,不仅可以延伸感触、提高认知、增进学习的深度,还可以逐步改变学习的评价方式;第三,技术作为思维会改变教学形态。这基于数据的精准教学、数字化的治理以及结合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方式等等。如今,教育信息化迈入2.0,未来信息技术在教育体系中的运用会越来越多。
不断发展进步的技术是推动教育前进发展的动力,它为教育的发展缔造了美好的预期,但面对现状,必须做好工程设计。“未来学校,实际上是在物理校园的基础上,同时又在数字空间当中再造一个学校,所有的教育参与者都应该思考,在这个数字空间当中自己承担什么样的角色,以及怎么样过渡到这个角色,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。”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沈富可表示,今天的教育信息化不完美有不足,做好落差分析找到问题导向,基于工程设计执行,目标才能水到渠成。
对未来学校的畅想,著名教育学者、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的观点是处理好未来与教育、信息化与现代化、制度与技术的三大关系。不再拘泥于单一评价体系之下的教育,重视内涵不局限于工具层面的现代化教育,以及有对应评价体系的个性化教育,才是对每个学生真正好的教育。在熊丙奇看来,未来的学校是没有围墙的,开放式的。未来不是学校,是一个学习社区。必须有一个规范,在规范之上进行选择。
对此,熊丙奇提出三个方面建议,推进未来学校建设:一是从教育出发,促成教育本质的回归,发挥在线教育、科学技术手段在个性化教育、智能化教育方面的推动作用。二是落实现代学校制度,在学校内部的课程建设、教育教学、学生评价中着重发挥老师的作用,促进教师职业化、专业化发展。第三是建立合理的监管体系。把教育行业参与者尽可能纳入监管体系,并通过有序的市场竞争,促进教育机构规范经营,提高质量。同时,也要多依靠市场的力量来监管,让社会来选择,优胜劣汰。
最后,一起教育科技市场副总裁吕涛站在教育企业的视角谈了自己的看法。她认为,技术主要从学校、社会、教育本质三个层面作用于教育。于学校,为老师减负、给学生增效,提高教学效率,落实个性化教育;于社会,推动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,利用互联网的优势,消弭时间空间的壁垒,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;于教育本质,在学习工具之余,基于教育目标做系统规划,把智能教育的优势发挥得更充分。